紅嘴鷗是否屬于野生動物?棲息在寧夏的紅嘴鷗又有哪些品種?帶著這些疑問,孩子們紛紛走進銀川各大濕地公園一探究竟,這是銀川市實驗小學開展勞動教育項目式學習的縮影。
連日來,銀川市實驗小學開展了以“五育強 勞動美”為主題的項目式學習活動,針對一至六年級不同年齡段孩子,分別設置了“紙的小秘密”“開心農場”“我和紅嘴鷗有個約定”“小饅頭 大學問”“洗手雖小 學問不少”“透過手機看世界”等6個不同的學習方案。
一同探究、一路收獲。一年級在項目學習中,在老師的引領下,孩子們通過查閱資料、動手實踐、反思、整理等探索性的活動,了解紙張中的小秘密。“疫情打斷了正常教學,老師不能及時站在講臺為你們答疑解惑,但是另外一位老師卻能始終如一地陪伴在你們的身旁,那就是書本,這得益于我國的重大發明‘造紙術’,那關于紙你都想知道些什么呢?”實驗小學孔娜老師通過直播和課后問卷調查形式,了解學生關于紙的認識深度,并結合“關于紙,你想知道什么”這一問題,征集了學生感興趣的問題進行梳理,激發了學生的探究興趣。
在三年級項目式學習中,手工DIY《我和紅嘴鷗的約定》立體書籍,蘊含著孩子們的惺惺相惜之情?!都t嘴鷗旅行日記》的連環畫,盡顯孩子們的童真世界?!都t嘴鷗,愛你沒商量》的海報,傳遞著孩子們關愛的力量?!丁拔摇迸c“銀川”的約定》兒童詩,筆酣墨飽。在六年級“透過手機看世界”的項目學習中,孩子們和父母一起查找資料,把家中所有的新舊手機拿出來對比功能,和遠方的親人視頻聊天。他們走上街頭,感受手機點餐支付、手機多點閃付、手機出示綠色健康碼、手機“滴滴打車”等帶來的便捷……
“項目式學習是當前學習方式的一種重要補充,包括學科內綜合和跨學科綜合的項目。5個基本環節依次是選擇項目、設計方案、完成項目、交流展示、評價改進,旨在讓學習與生活融通,在動手實踐、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培養動手實踐能力,讓勞動教育這門‘必修課’,真正從課程表上的一種價值召喚成為砥礪成長的廣闊天地?!便y川實驗小學校長遇旻說。(記者 王剛)